• <center id="0o0y0"></center>
  • <center id="0o0y0"></center>
    <center id="0o0y0"></center>
    • 400-881-3721
    【20220908期】[利钠肽(BNP、NT-proBNP)—心衰鉴别诊断标志物
    2022-09-08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一、心衰流行病学情况:
   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,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。发达国家的心衰患病率为1.5%~2.0%,≥70岁人群患病率≥10%。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我国35~74岁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.9%。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,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,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,导致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。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二、心衰鉴别诊断标志物
     
    B型利钠肽(BNP)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(NT-proBNP)是目前心衰诊疗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标志物,有助于急慢性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、危险分层、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,还有助于发现早期心衰患者、筛查心衰高危人群。其中BNP半衰期较短(22 分钟),可及时反映患者病情变化;NT-proBNP 相对稳定(半衰期为 120 分钟)更便于临床应用。
     
     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三、BNP与NT-proBNP临床应用:
     
    1、诊断心衰2、心衰预后评估3、心衰治疗监测4、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
    《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》指出:
    BNP<100ng/L、NT-proBNP<300ng/L时,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
    BNP<35ng/L、NT-proBNP<125ng/L 时,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
     
   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流程图
     

     
     
    四、BNP与NT-proBNP常见问题:
     
    BNP/NT-proBNP检测值与临床不符的情况可能的原因有:慢性心衰;肥胖患者可能出现的假阴性;BNP在半衰期过后分解造成的假阴性;BNP/NT-proBNP检测灵敏度高,常常会受到年龄、性别、药物作用等的干扰。
     
    参考文献内容: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,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,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.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.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, 2018, 46(10): 760-789.
     
    500彩票平台